Page 52 - 202003期
P. 52
专论综述
(3)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管理结 问题。
构设置中是否充分注意到了管理协调的时间 4.3 管理架构调整示意图
效率;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对凡参与分区计
(4)是否注意到分区计量管理工作的建 量漏损控制的管理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专业培
设与维护、wDMA系统的运营与维护、产销控 训,以保证工作顺畅进行并收到良好的应用
制的各执行部门考核系统的有效执行、包括 效果。
和行政部门的有机整合; 4.4 考核系统的关键指标
(5)管理架构中是否遵循了一个原则: (1)考核中重要的八个数据
突出红线,有“加”有“减”,真正做到上下贯 考核中重要的八个数据:供水量、售水
通,优化协同,大道至简。 量、漏损量、漏失量、实际销售收入、供水收
4.2 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的五点 益指数、其他漏损控制指数、漏失控制指数。
(1)漏失控制领导小组和系统分析工程 (2)考核指标的计算方法
师的岗位布局及其任务分配; 区域供水管理绩效BP=供水收益指数×
(2)供水区域管理所的数量和一级分区 权重系数1+其他漏损控制指数×权重系数2+
计量的数量统筹并举的一致性; 漏失控制指数×权重系数3
(3)制定区域供水管理所的责、权、利 其中,权重系数由各总公司或集团公司
的基础和数据依据; 自行设定;这里假定权重系数1,2,3:分别为
(4)产销差控制执行部门的工作效率和 0.65(65%)、0.15(15%)、0.20(20%)。
效益的统筹问题; 总之,管理架构及其相应的机制、运营流
(5)新部门设置后,需要注意处理好的 程的改变与执行的关键点是第一把手。他的理
图4 组织结构调整原则以及示意图
38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