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202003期
P. 64
应用技术
基于BIM+GIS+IOT的
地下综合管廊智能化管控技术浅析
□ 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红胜,陈子申
摘 要: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长期处于地下、长度较长、内部管线复杂,人工监控不便,管理
容易出现漏洞,将BIM和GIS技术结合,通过IOT物联网管理系统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
进行管控,可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IOT设备24小时监控,BIM和GIS模型与IOT设备挂
接,使地下综合管廊直观的显示在计算机界面,为管廊的管理者们提供一种安全、可靠、
实时、有效的智能化管控模式。
关键词:BIM;GIS;IOT;体系;智能
1 引言 进的技术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来获取地下
管线的基础资料,但是探测数据的准确率并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重要
不能完全保证。
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城市能源输送、废水污
近年来,为了尽量减少或避免传统管道
水输出的重要作用,可谓是城市的大动脉。传
直埋敷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国内在新建的
统城市地下管线多以直埋敷设为主,各专业管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引入了地下综合管
道埋设位置错综复杂,管道材质多种多项,管
廊技术,使其逐步成为城市地下管网布置的
道原始属性信息和埋设位置以二维数据文件的
标配。将BIM、GIS、IOT技术与地下综合的
形式保存,查阅多有不便,且管道使用过程中的
建设相结合,进行设计、施工、运维管理,这
维修、更换、新增部分往往缺少有效记录,甚
一理念也逐渐发展,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应用
至未曾记录,导致城市地下管网运行多年后,城
后,并尝试进行大面积推广。
市地下管线埋设位置、使用情况难以获取,给
城市的更新、改造、扩建等工程带来一定的困 2 现状分析及实施思路
难,新建工程或维修工程项目在处理市政地下 城市“综合管廊”(又名共同沟、共同管
设施时,出现地下管线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 道)是指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
现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城市地下 化基础设施,将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热力、
管线探测技术的亦不断进步,对于缺乏基础 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在一体,实行“统一
资料的城市地下管线,人们可以采用更为先 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综合管廊埋设
[1]
在地下,通风、采光较差,运行管理过程中,依
基金项目情况: 基于BIM和GIS技术的办公楼宇运维管理技术研
究19KY4002。 赖人工巡查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无
50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