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 - 202003期
P. 65
The M
The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法进行24h的实时监管。行业内综合管廊的运 用字段或空白字段删除后,再将二者导入系
行监控开始引入智能化监控的管理思路,即采 统,将三维模型编码和属性信息编码信息自
用物联网技术对管廊中的管道、设备及环境进 动挂接。使BIM模型在不流失属性信息的前
行实时监控,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地下 提下,体量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综合管廊的智能化监控。
这一管控思路在BIM、GIS、IOT技术成
熟应用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甚至在我国部
分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试点应用中得到了实
现,其主要思路是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
设阶段,在设计阶段采用先进的设备,能够物 图1 轻量化数据示例
联网设备的安装具备基础条件,在施工时埋 3.2 GIS技术
设物联网设备安装所需线路,预留IOT设备安 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地理信息模型结合
装位置和空间,在综合管廊任意阶段均可建 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
立BIM模型,在综合管廊建造完成后采集GIS 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
地形数据,通过综合管理系统融合GIS地形模 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
型、BIM模型、IOT数据,使综合管廊的运行管 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
理人员能通过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实时获 等几乎所有领域。GIS三维模型能够从宏观
取运行数据,如监测消防报警信息、统计能耗 上解析地形构造,展示可视化的三维地形场
情况、监测管道内液体压力、通过管廊内安装 景。采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综合管廊所
的视频监控查看管网内的实际情况等。 处位置的原始地形、地貌、地质信息,经过计
算机软件处理后,转换成通用的GIS数据,使
3 技术基础
其能够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3.1 BIM模型的轻量化技术 3.3 IOT物联网技术
BIM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模型为基础,集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即“万
成建筑工程中各构件的属性信息、建造数据, 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
将复杂建筑工程信息同通过计算机模型来表 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
[2]
达和模拟 。由于承载的数据量较大,故导入 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
[2]
系统进行应用时往往需要进行轻量化处理, 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采
才能使模型浏览流畅、不卡顿。目前,BIM 用传感器设备实时获取的地下综合管廊内管
模型轻量化主要以数模分离的形式进行,将 道、设备的运行数据,将其传送至对应的互联
BIM模型中的三维模型和构件数字化属性信 网系统,与BIM、GIS技术相结合,形成可视
息分别转换,根据使用需求将属性信息中无 化的物联网系统,可实时感知地下综合管廊
2020年第3期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