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2003期
P. 66
应用技术
运行情况,与三维数据模型的联网让管理者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控平台将设备本身的
们能够直观的查看管廊内部运行情况。 运行数据和IOT设备拾取的数据集成至统一
的管控平台,与BIM模型中的对应构件挂接,
4 基于BIM+GIS+IOT的地下综合
同时结合GIS数据获取地下综合管廊的地理
管廊智能化管控技术
信息,将复杂的设备运行数据,通过统一的管
4.1 技术架构 理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后,以简单、直观、便
基于BIM+GIS+IOT的地下综合管廊智能 于理解的形式展现在三维可视化的客户端,
化管控需要一个一体化管理系统来实现,该系 使管廊的管理者们不用进入管廊内部,亦不
统包括多个层面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层、 用查阅二维基础资料,在办公室或控制室内,
服务层、应用层、用户层、设备层五个层次。 即可实时获取地下综合管廊的位置信息、属
性信息、设备运行信息等各种运营维护数据,
是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内容。
5 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技
术日趋成熟,综合管廊建造和运行体量逐渐
图2 技术架构图 增大,管廊的运营维护管理工作量逐步增加,
4.2 系统建设核心技术内容 如何使其实现高效的管理,使地下综合管廊
基于BIM+GIS+IOT的地下综合管廊智 这一城市的大动脉,安全高效地为城市的运
能化管控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内容包括视频 行输送能量,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利用现代
实时监控系统、消防火灾报警系统、能耗照明 科技发展的产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为
控制、空调通风控制、给排水监控。这五项核 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将BIM、GIS、IOT这些
心技术内容在现阶段的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 高新技术为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提供辅
中,其本身均设置有独立的管控系统,但是监 助,可有效的提升管理效率,为管廊安全运行
控方式各不相同,设备运行状态均以二维数 提供保障,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据的方式呈现,不够直观,部分运行数据无
法通过这些设备获取,管理这些系统的监控 参考文献
设备,对管理人员专业性要求较。遇到紧急情 [1] 郑心健.综合管廊简析[J].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况时,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以获取 [2] 唐小龙,张宜华,邓声波.基于BIM+GIS在城市建设中
可靠的处理方式方法,过程繁琐、耗时较长, 的应用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9年第17卷第2期:59-61.
导致事故处理效率较低。 [3] 贾益刚.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研
在这五项内容中,补充所需的IOT设备, 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0(6):65-67.
52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