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005期
P. 48
专论综述
表5 H市综合管廊内热力管线泄漏风险因子权重计算
层级1 层级2 层级3
底层因子 综合权重
目标 因子 权重 因子 权重
管径 0.0491 管径 0.0437
材质 0.1045 材质 0.0929
管线自身危险性 0.889 敷设年限 0.1649 敷设年限 0.1466
风险可能性
维修次数 0.2640 维修次数 0.2347
压力等级 0.4175 压力等级 0.3712
外部环境危险性 0.111 廊内湿度 1.0000 廊内湿度 0.1110
周围管线 0.1226 周围管线 0.1226
风险影响度 周边附属设施 0.3202 周边附属设施 0.3202
服务用户 0.3202 服务用户 0.3202
计算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据的存储;应用软件系统中包含有风险评估子
4.3 系统功能应用 系统,是对管线风险评估的具体实现,包括模
将上述热力管线泄漏风险评估模型嵌 型指标体系、模型计算、输入和输出数据提取
入至H市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系统 以及结果展示等,系统以GIS和三维BIM建模
可以实现泄漏风险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构 作为支撑;应用软件系统可在监测中心大屏、
建、数据准备、模型计算、数据输出和前端展 电脑、手机和LED终端等前端设备上展示,可
示。在风险事故发生前,每隔一定周期计算并 直观全面展示管网的风险值分布,也可独立具
展示热力管线各管段风险值、风险等级和风 体显示单根管段的风险值和各风险因子分值,
险本质信息,对高风险管段提出排查治理建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建议和支持。
议,有效降低风险,并将排查和治理结果作为
5 结论
风险评估模型输入数据更新风险计算结果,
直到下一周期的风险分布均处于较低的、可 在拥有综合管廊的城市,热力管线已被
接受的风险水平。 纳入其中集中敷设,但当前并未发现综合管
H市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由前端 廊内热力管线泄漏风险评估模型的报道。为
感知系统、网络传输系统、数据工程、应用软 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对管廊内热力管线泄漏
件系统和前端展示系统等组成。前端感知系统 风险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从风险可能性和风
实现综合管廊内部管线运行状况和廊体内外 险影响度两方面概括分析了各风险因子,并进
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监测信息通过网络传输 行了层级划分;以风险矩阵法为理论基础建
系统传送至数据工程系统;数据工程系统存储 立泄漏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
管线、廊体和管廊内外的基础信息、GIS和三维 风险因子同层级权重和综合权重,采用专家
BIM建模、前端感知系统的监测信息和模型信 打分法对风险各底层因子进行分级和评分,
息等,可为模型提供算法、输入数据和输出数 最终计算泄漏风险值;最后详细介绍了该模
34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