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202006期
P. 20
专论综述
在进入测区前进行动态初始化,至少包括一 线,面状要素提取外围轮廓线进行构面。各类
段直线和两次拐弯。初始化后进入目标区域 地物要素提取时应根据数据源仔细辨认,不
开始采集点云。完成数据采集后,先关闭激光 得错漏、移位和变形,点状要素应准确描绘其
雷达和全景相机,驶入停车区域静止5min后, 定位点,线状要素应跟迹描绘,走向明确,衔
再关闭惯导和设备系统。 接合理。根据数据源提取地物要素时,应以
外业 纠 正 点 沿道路进 行 布 设,综 合 多视角、不同渲染方式的点云和影像数据来
GNSS信号、点云精度要求、轨迹解算质量和 提取地物要素,保证提取数据的准确性。对于
地形情况进行设置,困难地区和交叉路口宜 点云密度不够、数据空洞、影像缺失的区域,
进行加密。当高架、郊区等空旷地区GNSS信 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测。
号良好时,可不布设纠正点,但应进行精度检 实地调绘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野外
查。纠正点和检查点宜选取具有一定厚度和 补测,二是照片补拍,三是属性调查。因扫描
大小的道路标线,如停车线、标识、分隔线外 点云黑洞等因素影响内业数据提取时,可采
角等。没有道路标线的区域,应选择点云中容 用架站式扫描、全野外数字化等手段进行野
易辨识的地物特征点。 外补测。
3.4 点云和可量测实景影像制作 3.6 全要素实景模型制作
车载激光扫描测量时同步采集实景影 全要素实景模型主要分为交通道路要素
像,纠正后的轨迹数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生 和交通部件要素,其中交通道路要素包括道
成可量测实景影像成果,具体包括实景影像、 路、隧道和桥梁等,交通部件要素包括与交
内外方位元素、时间参数。利用软件进行纠正 通相关的牌类、杆类、箱类以及监控探头、红
点的点云数据对应,然后重新解算得到纠正 绿灯等。
后的轨迹数据文件。然后重新解算点云、点云 全要素实景模型的数据源包括全要素地
着色,并进行全景照片解算。 形数据、点云数据、现场照片、DOM数据、三
3.5 全要素地形数据制作 维模型及纹理库等数据,基于以上数据源,
全要素地形数据的数据源包括检查合 通过建模软件进行全要素实景模型制作,对
格的点云成果、可量测实景影像成果以及基 于具有通用性的部件及纹理应构建模板库。
础测绘等数据。通过操作软件与其他辅助数 道路模型应真实反映道路面的起伏情况,机
据,在点云数据上提取测绘范围内的三维全 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标志标线等各
息地理要素,最后编辑成图。 类交通道路要素应进行单体化制作;交通部
在数据源上提取的矢量应保证其数学精 件要素的尺寸、样式、类型、朝向应与实地保
度,各类地形要素应使用正确的分类编码。点 持一致,模型纹理应准确反映要素的材质、
状要素提取要素定位点,线状要素提取定位 颜色情况。
10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