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2020管线1期印刷文件+(1)
P. 48

专论综述





               等图像识别技术已进入日常生活,激发着雷                              据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充分挖掘管线大
               达图像、遥感图像等图像处理领域的深刻变                              数据的应用,将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

               革。地下管线领域也获益于此。                                   极大帮助。有关学者通过在管线均匀位置处
                     城市地下空间因不可见,潜藏路面塌                           布设传感器得到的管线温度、压力的时空大

               陷、燃气管线泄漏等危险。2018年10月,四                           数据等,分析数据波动,可以实现大型长管线
               川达州一人行道塌陷,调查结果显示,该起                              的监测工作,预测管爆发生;在城市规划编制
               事故由地下空洞引起,酿成4死1伤的悲剧。                             中,管线的敷设合理性关系到城市资源的利

               GPR(探地雷达)技术是检测地下空洞的重                             用率,现有管线大数据是计算管网承载力的
               要手段,通过雷达发射电磁波进行传播,判                              依据,可以辅助新管线的合理布设;在海绵城

               断地下物体性质,在管线定位、检测等领域                              市建设中,雨水的吸纳、蓄渗能力,不透水区
               有大量研究。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雷达                              域计算等都可以利用雨、污水管线普查数据

               图像的解译,在过去人工智能不成熟的时                               分析得到。
               候,还要用视觉来解决,而今天的人工智能,                                   2.3 云计算

               让一切都有可能,大量的智能识别研究涌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
               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减轻了内业人员的工                             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
               作负担。                                             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动态、可伸缩、被虚拟

                     2018年11月27日,“2018中国国际城市管                   化的,而且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云计算支撑信
               线展览会”召开,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发布                            息服务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提高信息利

               了名为“鹰眼-A”的新型探地雷达。这是我国                            用率。云计算促进了软件之间的资源聚合、信
               首个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探测领域的                              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面向服务的计算。云

               应用,可智能识别地下空间管线,让地下“暗                             计算能够快速处理全球的海量数据,并同时
               网”无处遁形。相较以往雷达探测系统,“鹰                             向上千万的用户提供服务。在云计算等技术

               眼”加载了人工智能处理系统,能够自主检                              基础之上,可以建成地下管线报批、普查、监
               测、识别并标记多类主要地下异常信息,完成                             理、数据更新及监控于一体的集成平台,连

               如地下管线、道路土体病害信息的解释,并即                             通各管线权属单位及其他智慧城市应用,实
               时生成通用结果“报文”。                                     现各级管线管理政府部门互联互通、信息交

                     2.2 大数据                                    流传递,实现方便、快捷的工作模式。
                     城市综合管线普查工作产生了管线大数                                2.4 物联网
               据,包括地下管线平面位置、高程、埋深等描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

               述管线位置的坐标信息以及规格、材质、压力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或电压)、流向、载体特征、已用孔数、电缆                            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条数、附属物、埋设方式、埋设年代、道路名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称等等反应管线状态的属性信息。管线大数                              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具体地



               34  地下管线管理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