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2006期
P. 72
应用技术
图1 管段周围河涌 图2 问题管段位置 图4 W1~W2修复前 图5 W1~W2修复前
复设计计算。待修复管段的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待修复管段修复设计参数表
计算参数 值
管径(mm) 500
长度(m) 15
埋深(m) 3.21
地下水位高度(m) 2
内衬管长期弯曲模量(MPa) 6 000
图3 管段位置示意图 管侧土体综合变形模量(MPa) 5.71
安全系数 2
3.21m,经CCTV内窥检测,该管段共有四处
待修复管段属于Ⅳ级结构性破坏,需采
结构性缺陷,如表1待修复管段的结构性缺陷
取全结构性修复,对管道的全结构性修复按
状况情况中所示。
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表1 待修复管段缺陷状况表
N×q 1 3
t
管段 管径 管段 埋深 长度 缺陷位 缺陷 缺陷 ( ) 2
编号 (mm) 材质 (m) (m) 置(m) 名称 等级 t=0.721D 0 C
E R B′ E′
3.5 错口 4级 L W
钢筋 3.5 脱节 4级
S
W1~W2 500 混凝 3.21 15 q =0.00981H + γ×H ×W W +W
土管 4.6 渗漏 1级 t W 1000 S
4.6 脱节 1级 H
R =1-0.33× W
W
根据《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 H S
1
程》(CJJ181—2012)计算结构性缺陷密度和 B′= 1+4e -0.213H S
管道修复指数。经计算可知W1-W2管道修复 1
tE 3
指数为RI=8.15,缺陷密度为0.13。管段的检 D 0 ≥ 0.1973
测结果如图4、5所示。 式中: t——管道内衬壁厚设计值;
2.3 修复方案 q ——管道总的外部压力(MPa);
t
通过对管道缺陷状况的分析,选取紫外 R ——水浮力因子(最小取0.67);
W
光固化修复作为修复工艺,根据《给水排水管 D ——待修复管道平均内径;
0
[5]
道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对内衬管壁厚进行修 N——安全系数;
58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