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005期
P. 16
专论综述
图1 总体流程图
先需要进行控制测量。本实验在管廊入口处 数据基于WGS84坐标系下。解算后的线路图
布设三个首级控制点,洞内布设了多个反光 如图2。
片,用徕卡TS02R500免棱镜全站仪由入口处
控制点引入坐标,从而测得反光片的三维坐
标,用于点云质量及模型检验。
2.2.2 点云数据获取 图2 路径解算后的线路图
Pegasus:Backpack背包式三维激光 2.3.2 SLAM数据解算
扫描系统具备两种数据采集模式:Fused SLAM解算使用Pegasus Manager软件
SLAM、Pure SLAM。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可 的SLAM processing模块进行解算处理,此
以实现室外、室内外一体化数据采集的Fused 阶段使用SLAM与IMU组合作为室内的定位
SLAM模式。 方法。在解算过程中需要利用IMU惯性测量
首先在入口处的两个控制点上进行基准 单元辅助SLAM去除解算时因运动引起的点
站的架设并静态观测3~5分钟。然后进行背包 云畸变。
系统的初始化、惯性导航纠正、行至数据采集 2.3.3 点云数据生成
的起始位置按照设计的数据采集路线开始采 经过轨迹解算和SLAM解算已经得出了
集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再次进行惯性导航 扫描时的轨迹和仪器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只
纠正及静态观测,后行至起始位置停止记录、 需将解算生成的轨迹文件、仪器采集的原始
关闭所有的传感器后,收测返回进行数据下载 点云信息和照片导入到Pegasus Manager软件
及预处理。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每采集1分 中,软件就能根据解算的路径文件实现点云
半钟左右,需要ZUPT零速校正20s,ZUPT零 数据的自动拼接和输出。输出点云数据如图3
速矫正是一种误差补偿技术,可有效控制惯导 所示。
[4]
系统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误差累积 。
2.3 数据处理
2.3.1 轨迹解算
使用Inertial Explorer软件进行轨迹解 图3 Pegasus AutoP输出的点云数据
算。该软件将IMU传感器得到的6自由度角速 2.3.4 建立投影坐标系
度计加速度信息与GNSS观测数据进行融合, 软件输出的点云基于WGS-84坐标系,要
得到高精度的位置与姿态信息。解算完成后, 实现数据统一管理,需要将点云数据转换到
6 地下管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