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202006期
P. 51

应用技术
               The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融合定位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获取地下空间数据的应用研究



                            □ 昆明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办公室 李照永 侯至群 何江龙 陈厚元





                         摘 要: 引进目前在GNSS&IMU&SLAM技术融合集成上处国际领先的Pegasus:

                         Backpack移动背包扫描系统,分别在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典型地下空间场景进行
                         数据获取,研究了GNSS&IMU&SLAM融合定位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空间信息化
                         数据获取中的应用,得出了数据获取过程关键工作要点、影响因素及优化处理措施,形成
                         了高效的数据获取方案及流程,实现了快速、高精度、全要素的地下空间数据获取,为地
                         下空间数据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案。
                         关键词:融合定位;地下空间;数据获取;关键要点;优化处理





                     1 引言                                       筑物密集的城市中心或地下空间场景。而地下

                                                                空间信息往往与地面存在连接,不但要获取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三维信息获取,传
                                                                地面连接部分,同时还需要获取地下部分,所
               统数据获取技术手段工作的效率低、人工成
                                                                以:GNSS&IMU&SLAM融合定位导航,三者
               本高、细节数据获取困难、三维数据需要后
                                                                可以互补,结合当前较成熟的三维激光扫描
               期转化、普查成果资料的后期深度利用与潜
                                                                技术是获取地下空间数据的理想方案。广大
               在价值的挖掘较困难。为了有效拓展地下空
               间数据内容、提高数据获取效率;探索一种高                             研究者及各大测绘及相关设备研发机构也在

               效、高精度、全要素的地下空间三维信息获取                             积极进行此类研究,但成熟稳定的解决方案
                                         [1]
               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                                    仍然甚少。截止目前,在GNSS&IMU&SLAM
                     室内空间下的定位和授时长期以来是世                          高度融合集成技术上,Pegasus:Backpack移

               界性的技术难题,GNSS导航定位不适合在室                            动背包扫描系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作为一
               内空间下或高楼密集区作业;IMU惯导系统                             项高新技术的出现,由于设备系统的在场景

               通过积分获得自身的轨迹,短距离精度高,随                             应用时要求背负作业人员结合现场情况实时

               着距离增长积分产生的误差增大,SLAM技                             控制系统的运行,对作业人员实时分析场景
               术在特征信息丰富的场景,易于测量,适合建                             情况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加之价格昂贵、国内



                                                                                              2020年第6期 37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