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202006期
P. 55

The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The M



                     主要包括:轨迹解算、数据导入及处理                           作业模式及方法逐一进行了数据获取及研
               参数设置、SLAM解算、点云及全景照片生                              究分析。

               成等。使用Inertial Explorer软件解算轨迹                           首先在城市隧道、地下溶洞进行数据获

               时,应结合GNSS建态数据处理的基线解算                              取研究分析,摘取试验数据图4结合轨迹解算
               原则和要求进行单基线解算,轨迹解算完成                              及点云处理情况得出:由于隧道内高速移动

               后查看组合导航定位的模式效果并选择最                               车辆较多、隧道较长(2160M)、内部特征点
               优组合导航定位模式数据成果。SLAM解算                             单一且规律分布、零速校正未作实时控制等

               及点云数据等处理在Leica Pegasus manager                   因素影响,导致数据获取结果出现点云分层

               软件完成,包括:导入轨迹数据的参数设置                              严重、最弱部位出现点云紊乱现象,研究分析
               (Import trajectory data);生成三维点云设                 发现了基准站、轨迹路线的设计、姿态的稳

               置(Generate 3D point cloud);导出点云设置                定程度、移动物体、场景特征及分布、零速校
               (Export Las files);点云数据成果挂机处理                    正功能的精准使用、失锁时间等因素对数据

               与输出等。                                            获取均有影响,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为:基准

                     ③数据研究分析                                    站、场景特征及分布、零速校正功能的精准使
                     由于这种技术方案无成熟经验借鉴、可                          用。同时还发现数据获取精度与卫星失锁时

               见文献稀少,研究团队利用了GNSS技术、                             间及地下工作时间成反比关系、行走轨迹的

               惯性导航技术、SLAM技术、控制测量及细                             横向精度优于纵向精度。
               部测量理论,依据地下空间测量的特殊性,                                    基于城市隧道获取的数据研究分析结

               结合Leica Pegasus:Backpack背包式三维                    论,在地下溶洞方面进行数据获取试验,并提
               激光扫描系统开展了有开创性的试验工作。                              出如下优化及处理措施:

               针对典型地下空间设施,选择了轨道交通                                     a.选择对空条件良好位置架设基准站,
               的地铁车站、城市隧道、综合管廊、地下溶                              考虑基准站与施测区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

               洞、地下停车场等场景情况应用不同采集                               素,确保GNSS接收机获取良好的卫星观测数

                                                                据,提高轨迹解算精度;
                                                                      b.优化轨迹路线设计,尽量重复扫描轨

                                                                迹路线节点部位、遵循盲区最小化原则、移动

                                                                物体进入有效扫描范围时暂停扫描、匀速慢
                                                                速、行走姿态相对稳定;

                                                                      c.数据获取时及时结合场景复杂程度进
                                                                行零速校正,通过GNSS/INS Error值来控制


                          图4 城市隧道数据获取情况                         时间长短,此值大于5时延长零速校正时间,


                                                                                              2020年第6期 41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