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2006期
P. 31

The Manageme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为保证城市道路网络及轨道交通安全、高效的运
                      行,利用SBAS-InSAR技术对西安市基础交通设施进行的沉降监测,采用51景Sentinel-1A卫星
                      影像,监测时间序列上的地表形变,结合城市主要干道和地铁线路分布,分析基础交通设施的
                      沉降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地表形变对道路及地铁沿线影响显著,三环及绕城高速在曲江新区
                      和高新区年平均沉降速率达30mm/a以上,累积沉降量超过60mm,在鱼化寨站和凤栖原站,地
                      铁沿线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可达50mm/a以上,累积沉降量超过90mm。
                      关键词:SBAS-InSAR;Sentinel-1A;交通基础设施;沉降监测


                             利用InSAR技术监测西安市



                                   交通基础设施沉降变化




                             □ 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 旋 郑文青 苗小利







                                 1 引言                           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城区和近郊区,城区内
                                                                存在13条地裂缝,如图1(b)。沉降漏斗多分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地质构造和过
                                                                布于地裂缝周围,形成多个NEE走向狭长的
               渡开采地下水等影响,我国出现了华北平原、
                                                                沉降槽,沉降中心北深南浅,一般地裂缝的南
               长江三角洲、汾渭盆地三大沉降区域。西安市                             侧沉降量大       [2-3] 。
               处于陕西关中的中心位置,城市区域主要集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西安地面沉

               中在渭河以南的平原地带,如图1(a)。西安市                           降及地裂缝发展包括几个阶段:最早的地面

               也出现了严重的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现象,是                              沉降始于1959年,彼时沉降速率为3mm/a,
                                                [1]
               两类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西安市的                             至1972年总沉降量小于70mm;1972后沉降

















                                     (a)汾渭盆地位置图                         (b)西安市地裂缝分布图
                                                             图1


                                                                                              2020年第6期 2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